彭華崗:混改不是私有化 實施過程應規范操作保護產權
來源: 發布時間:2019-05-11 11:00:00
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秘書長彭華崗
新浪財經訊 “2019(第二屆)中國國企改革與發展論壇”于5月11日在北京舉行。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秘書長彭華崗出席并演講。
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政策
彭華崗首先介紹了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。一是推動完善現代企業制度,健全企業法人治理結構,促進國有企業轉換經營機制。二是提高國有資本配置和運行的效率,優化國有經濟布局,放大國有資本功能,增強國有經濟的紅利、控制力、影響力和抗風險能力。三是實現各種所有制資本取長補短,相互促進,共同發展。
彭華崗強調,混合所有制經濟或者混合所有制企業改革絕不是私有化。
其次,在談到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基本原則時,他歸納為四條。一、政府引導,市場運作。“混合所有制改革絕不是由政府來操作,拉郎配,是完全要遵循市場經濟規律和企業發展規律來形成的”。他比喻說,“家里有個大姑娘嫁不出去,家里人著急,限定她明年要結婚,她沒對象怎么結婚。要合作,要用市場經濟規律”。
二、完善制度,保護產權。彭華崗也坦言,有人擔心國有資產流失,其他所有制經濟也擔心產權得不到合理的保護,所以要以保護產權、維護契約、統一市場、平等交換、公平競爭、有效監督為基本導向,切實保護混合所有制企業的各類出資人的產權權益。
三、嚴格程序,規范操作。他強調要堅持依法依規,進一步健全國有資產交易規則,科學評估國有資產的價值,完善市場定價機制,切實做到規則公開,過程公開,結果公開。
四、宜改則改,穩妥推進。“中央反復強調混合所有制改革是要因地施策,不同行業,不同企業是不一樣的,要宜獨則獨,宜控則控,宜參則參,不搞拉郎配,不搞全覆蓋,不設時間表,一企一策,成熟一個推進一個”。
在談到分類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時,彭華崗表示,目前國有企業已經分成了商業類和公益類,而在內部工作層面前者又分商業一類,商業二類。
據其介紹,商業一類是參與高度市場競爭的商業類企業,商業二類是處于國家安全、國民經濟命脈和國家重要產業領域的企業。對于前者,首先要強調加快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,國有資本可以絕對控股,相對控股,也可以參股。“政策來說很簡單,沒有任何政策限制”。
對商業二類企業,政策明確要保持國有資本的控股地位。
對公益類企業,支持各方投資者參與,推進政府購買服務。
“所以,對不同類別的企業,混合所有制改革還是有不同的政策要求”,彭華崗表示。
在混合所有制企業員工持股方面,彭華崗表示,國家專門出臺了關于混合所有制企業員工持股的指導意見,以此建立激勵約束的長效機制。“優先支持人才資本和技術要素貢獻占比比較高的轉制科研院所、高新技術企業、科技服務型企業開展員工持股試點。支持對企業經營業績和持股發展有直接或較大影響的科研人員、經營管理人員和業務骨干等持股”,他說,還要建立健全股權流轉和退出機制。
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進展和成效
彭華崗介紹,從數量上看,目前中央企業混改占比為70%,其中商業一類占73.6%,中央企業到四級及以下企業超過90%,絕大部分都進行了混合所有制改革。“去年一戶一戶數下來,中央企業和地方國有企業進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企業有2880戶。表面上很風平浪靜,其實改革從中央企業也好,地方企業也好,力度還是很大的”。
從中央企業所有者權益來看,去年底,資產總額是58.2萬億,所有者權益是19.9萬億,所有者權益里歸屬母公司的所有者權益是12.7萬億,這里面有7.2萬億是少數股東權益,少數股東權益實際上大部分是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其他投資者的權益,占到36%。據彭華崗透露,2013年到2018年,中央企業通過產權市場吸引的社會資本超過2600億,通過證券市場吸引的資本超過一萬億。
彭華崗強調,從混合所有制實現形式來看,上市公司是一個很重要的平臺。
“可以這么說,混合所有制經濟已經或者說正在成為基本經濟制度的重要實現形式。我們推進的混改,已經成為國有企業轉換經營機制的重要推動力,混改也成為調整國有經濟布局的重要渠道,成為國有資本放大功能的重要途徑”,彭華崗說。
混合所有制改革下一步工作的重點
彭華崗提出五個方面。第一,要積極穩妥、分層分類推進面上混改。第二,要進一步擴大重點領域改革的試點。第三,要推動混合所有制企業加快轉換經營機制,進一步建立科學的治理結構,建立高效靈活的市場化經營機制,包括落實董事會職權,經理人的任期制,職業經理人制度等等一系列措施。第四,要完善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相關配套制度。“改革過程中,遇到什么問題,研究什么問題,解決什么問題”。第五,要總結推廣經驗加強評估問效。
新浪聲明:所有會議實錄均為現場速記整理,未經演講者審閱,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。